本文目录一览

1,贺普仁诊所和贺氏三通哪个好

贺氏三通的好,贺氏三通是贺普仁的大儿子与孙女开的,贺普仁诊所是弟子开的,据说医德不好,建议去贺氏三通,我也在那儿扎针,效果不错,但现在也涨价了,原来是80元一次,现在是150元一次

贺普仁诊所和贺氏三通哪个好

2,请问有去过 北京贺氏三通针灸门诊 治疗过的朋友吗 治疗效果怎么样那

我因膝不能伸曲,,以针灸 三次,效果还可以。挂号费30元,针灸150元,不知对您效果如何?我去的是草桥欣园贺氏三通, 在太申祥和也有贺氏针灸,您可以上网查看。

请问有去过 北京贺氏三通针灸门诊 治疗过的朋友吗 治疗效果怎么样那

3,名老中医贺普仁贺氏三通法

贺普仁从事针灸临床五十余年,在实践经验及精研内难、通览甲乙等针灸著作的基础上,不断加以总结提高,在众多的针灸疗法中选出三种疗法,由余命名为“三通法”。即以毫针刺法为主的“微通法”;以火针、艾灸疗法为主的“温通法”;以三棱针刺法为主的刺络放血疗法,谓之“强通法”。 尽管病因有七情六淫,饮食劳倦、跌打损伤等,但在任何疾病的发展过程中,气滞是不可逾越的主要病机,故称“病多气滞”。气滞则病,气通则调,调则病愈。针灸治疗疾病之根本就是调理气机,使之通畅,从而治愈疾病。为了使针刺调畅气机的效果更好,对传统的毫针、火针、灸法、拔罐、放血等疗法,做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和提高的工作。取其精华,推陈出新。并将针灸的诸多疗法概括为微通、温通、强通三种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。临床上,将这三种疗法有机地结合,对证应用,对于调畅气机,治愈疾病效果颇好。 一、针灸三通法“通”为其本 “通”有贯通的意思,指由此端至彼端,中无阻隔,“通”又有通顺的意思,指往来、交接、勾结。(《辞海》)。做为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,保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,经络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,正如《灵枢·海论》所论:“夫十二经脉者,内属于脏腑,外络于肢节”。《灵枢·本藏》也说:“经脉者,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,濡筋骨,利关节者也。”经络在人体运行气血,联络脏腑,贯通上下,沟通内外表里,无处不到、无处不有,同时手足表里之经又按照一定的次序交接,使气血流注往复,循环不已,这就是经络“通”的作用,这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特征。疾病的发生恰恰是对这一生理功能的破坏,出现了或表或里,或脏或腑,经脉气血的不通、营运之不畅,如《素问·调经论》所说:“血气不和,百病乃变化而生”,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也指出:“诸病皆因血气壅滞,不泻宣通”。尽管临证病变万千,病因有外感六淫,内伤七情,饮食劳倦之不同,然其病机归根结蒂只是一个,那就是经脉、络脉、血气的运行不畅,乃至气滞血瘀等病理与诸多病的产生。由此针炙的方法多种多样,尽管手段不同,但使经脉、络脉畅通是相同的,针灸疗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恢复经络“通”的功能,以“通”而取效,正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指出的:“欲以微针,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,营其逆顺出入之会……。”这就是针灸疗法的根本作用机理,它以“通”为法,以“通”为用,只有通,才能使阴阳调和,只有“通”才能扶正祛邪,补虚泻实,达到治病的目的。正如高士宗在《素问直解》中的一段名言所论:“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,调气以和血,调血以和气,通也;下逆者使之上升,中结者使之旁达,亦通也;虚者助之使通,寒者温之使通。无非通之之法也。若必以下泄为通,则无妄矣。”以通为本,乃针灸三通法学术思想之精髓。 二、针灸三通法以微通、温通、强通三法为其基本法 源于远古的砭石与九针,经历代发展到近代的针灸疗法,其种类名目繁多,到目前为止,大凡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的针法或灸法,已有几十种之多,在余所掌握的多种刺灸法中选择概括出三种基本法称之为“针灸三通法”。现将微通、温通、强通三个基本法的学术特点及要领做进一步阐述。 1.微通法:微通法指的是以毫针针刺为主的一种针法。将临床最常用、最基本的毫针刺法命之曰微通法,是有其深刻含义的。其一,从微通法所选用的针具看,早在《内经》中就有“微针”之称,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记有“……欲以微针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……”的文字,后世《标幽赋》也指出:“观夫九针之法,毫针最微”,又说“众穴主持”“微”在此有细、小之意,说明针尖如“蚊虻喙”,针身细巧的毫针,可以针刺全身各部的穴位,应用广泛。其二,“微”字的深刻内涵还在于毫针刺法的微妙。应用毫针,从持针法、进针法、进针后的行针导气法,补泻法的实施,直到留针,出针针刺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,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,有诸多具体的方法,然而最重要、最关键的,其要领还在于治神、守神,并使针刺后达到“气至”,亦即使针刺达到“得气”和“气至病所”,这是毫针针刺手法的基本要求。实践证明,针刺后能否得气,是能否获取疗效的关键,正如<灵枢,九针十二原)所说:“刺之要,气至而有效,效之信,若风之吹云,明乎若见青天。”又如《标幽赋》所说:“气速至而速效,气迟至而不治。”从古至今,历代针灸医家都把治神、守神、得气看作判断针灸医生医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,正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指出的:“粗守形者,守刺法也,上守神者,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,可补泻也”;又解释曰:“粗守关者,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,上守机者知守气也。”由此,粗工、上工一目了然。“微通法”运用于临床,治疗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常见病、多发病,以及疑难病症,其疗效是有目共睹的。 2.温通法:温通法指以火针和艾灸为主的刺灸方法。“火针”既是针具的名称,又是一种针法的名称。从针具看,火针即古代九针中之“大针”早在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、《九针论》、《官针》及《素问·针解》中对其形状及用途都有具体论述。从针法看,火针刺法是用火将针烧红后,迅速刺人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,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,从这个意义上看,火针又有“燔针”、“烧针”、“白针”之称。如《灵枢·官针》曰:“凡刺之要,各有所施也”,根据九针长短大小的不同,《灵枢·官针》又曰:“凡刺有九,以应九变……九日烨刺,烨刺者,刺燔针则取痹也”。仲景先师在《伤寒论》中对火针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发,以后有唐孙思邈的《千金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;宋·王执中的《针灸资生经》;明·高武的《针灸聚英》;明·杨继洲的《针灸大成》等多部古医籍,都对火针疗法做了专题讨论,可见这一方法在针灸疗法中的重要位置和它的实用价值。余自 50年代始,就致力于火针疗法的应用与研究,火针与常用的艾灸疗法并称其为“温通法”,其关键在于“温”,这两种方法的优势与特色就在于它的“温热”刺激。《素问·调经论)说:“人之所有者,血与气耳”,又说:“血气者,喜温而恶寒,寒则泣不能流,温则消而去之”,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更指出:“血气者,人之神”,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与源泉,温通法借助火针的火力、艾灸的温热刺激,激发人体的阳光,启动下焦命门之元阳,真火,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,以开闭、掘塞,疏通脉络,既可“借火助阳”以补虚,又可“开门祛邪”以泻实,乃至“以热引热”使火郁壅滞得泻,这就是火针、艾灸的独特效用。 3.强通法:“强通法”指以三棱针刺法为主的刺络放血法。三棱针在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等篇所记载的九针中属“锋针”,专为刺络出血用,刺络放血法也是针灸疗法中应用广泛,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针法,余将此针法命名为“强通”,也是有其学术价值的。“强”有勉强,强迫,迫使的意思,又有强大、有力的意思,这种方法就是利用较毫针强劲有力的特种针具,如三棱针,在人体一定的穴位或某浅表部位,刺破血络,强迫出血,放出少量血液,以达治疗疾病的方法。这种方法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,在《黄帝内经》中约有40余篇或多或少的论及刺络放血的内容,以后历代医家多有记载,不仅反映在针灸专著中,也反映在其他内、外各科著名的医家著作中,如宋·陈自明的《外科精要》;金元四大家张从正的《儒门事亲》;李东垣的《脾胃论》其弟子罗天益的《卫生宝鉴》等等,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蒙医、藏医中,也有运用。这也充分说明了刺血疗法的实用价值。放血疗法之所以取效,关键就在一个“强”字,通过灵巧的手法,适病适症准确的出血量,迫血外泄、强刺、快速,使邪随血出,祛瘀通闭,疏通脉络,使经气通畅,营血顺达,从而达到令邪热外泻、祛腐生新、活血祛瘀、醒神开窍、安神定志等全方位的功效。“强通法”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,尤其在一些危急重症的急救中,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。 今天,生命科学兴起,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,加强对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、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研究,针灸疗法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已为国内外医界所瞩目。继承、挖掘、整理、创新及推广应用实为弘扬中医学术之举,通过深化研究、不断完善,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方面再获佳绩。转自网络。

名老中医贺普仁贺氏三通法

4,贺普仁师傅是谁

●钟健夫 2009年5月卫生部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首批“国医大师”30位,这是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次对国家级名老中医授予的最高荣誉,广东只有邓铁涛入选。针灸界入选两位,其中一位是北京的针灸大临床家贺普仁。2010年底,仅一年多过去,30位“国医大师”已有7位离世,剩下的23位堪称国宝。 初闻国医大师贺普仁,只知他是“针灸外交”的代表及见证人,并曾用放血针法,给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夫妇治疗过高血压,获得立竿见影的疗效。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情。贺普仁独创的“贺氏针灸三通法”影响力达东南亚、日本和南美洲,奠定了他在针灸界的扛鼎地位。 在贺普仁87岁从医70年之际,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了《国医大师贺普仁:“一针一得”治百病》,里面不仅有他历尽风雨沧桑总结出一套适合家庭保健的“独穴疗法”,更感人的是国医大师对孩子们实施的言传身教故事。 “普仁”是怎么来的 贺普仁原名贺师牛。小时候,他身体不好,因为他自幼偏食——只吃肉,不爱吃蔬菜,结果得了慢性胃肠病。经人介绍,父母领着他到北京,找到了一位老乡——当时著名的针灸医生牛泽华。北京有“四大名医”,也有“四小名医”,牛泽华就是“四小名医”之一。 牛泽华果然名不虚传,手到病除,几下子就治好了贺师牛的病。太神奇了,这孩子决心追随牛泽华学习中医,这一年他才14岁,离开了家乡河北省涞水县,进入牛家当徒弟。旧社会当徒弟要给师傅提“三壶”:茶壶、酒壶、尿壶。贺普仁什么活都干,学医很有领悟力,渐渐于众徒弟之中脱颖而出,深得师傅厚爱,也引起了师傅长女的关注。师傅长女漂亮矜持,两人年纪相当,默默相爱。“普仁”这个名字是师傅起的,普是“普度众生”的普,仁是“仁义为怀”的仁。医乃仁术,医德为上。师傅牛泽华对他说:“普仁普仁,就是说当医生应该对病人富有同情心!” 师傅的教诲,贺普仁用一生去实践。 1948年,贺普仁从师8年之后,娶了师傅的长女。结婚就要自立,他在北京天桥上开了一家诊所,独自创业。之后他们生下7个孩子。长子贺林回忆自己在外公家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:“姥爷家里有一个大院子,他收了很多学徒。算起来我爸爸算是第一拨徒弟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徒弟们整天歌诀不离口,抄方,生炉子,做饭,倒痰盂,在院子里进进出出,念念有辞,跟唱歌似的。当时姥爷出诊,后面徒弟跟着提包,姥爷爱养鸟,养百灵啊什么的,他的徒弟要剁肉给鸟吃,一边剁肉,一边背着穴位歌。我就跟着他们学了起来。” 从30平方诊所到声名远播 北京天桥上的“贺普仁诊疗所”最初只有30平方米。这还是贺普仁借钱买下一匹“大五幅白布”做抵押租下来的,每个月的租金是一袋50斤重的白面。 天桥一带,三教九流,要立足并不容易。当时的诊金是每位3角。诊所不敢招助手,贺普仁事无巨细,全部亲力亲为,他的医术赢得了口碑。 第二年他们的门诊从路西搬到路东,面积扩大了一倍,有4间房,贺普仁的孩子接二连三地出生,家里雇了两个保姆;再过两年,诊所又搬回路西,这回变成了7间房了,生意日益兴隆。 贺普仁对经营诊所自有一套,除了技术求精,还要心怀慈悲,应诊不分昼夜。此外,在诊金上不能太计较:有钱的,没钱的,只要来了病人都要看。这点太不容易,但北京天桥一带却是穷苦人的聚集地。有一年,从端午节到中秋节,一拨拨病人没给钱,先记着账,100天算下来,病人拖欠的金额达到1700元,简直是天文数字了。这个数目病人是不会付的了,贺普仁更不会追讨,他全部当成了义诊,结果名声远播。 解放后,人民政府要求从医者要重新考证。1950年贺普仁又到北京卫生局考试,这次考试非常不容易:头天考口试,考了一个上午;第二天考笔试,一百多道题,中医全科内容都在里面。结果,贺普仁考了个全北京第六名。他得以继续开诊。 延续46年的义诊 1956年公私合营,私人诊所不能办了。30岁的贺普仁进入北京中医医院,负责针灸科。开始时他每月工资106元,依当时的生活水平,这样一份工资已经很不错,只是家里孩子多,他依然不宽裕。后来一次次涨,涨到121元。 他白天在医院上班,晚上回到家里开义诊。义诊并不是刻意所为,因为过去开过私人诊所,名声大,大批病人跟着他走。怎么办?唯有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寻上门来的病人义诊。当时如果要收钱,就会被打成“资本主义尾巴”。时间长了,这个义诊就延续了下来。 有一个时期,贺家住在宣武区南柳巷52号,单门独院,里面有9间房,其中一间成了贺普仁的书房兼诊室。每天吃完晚饭,从6点半看到9点半,一般能看30多人,主要是帮街坊邻里、亲戚朋友看病,后来病人搭上搭,辗转到来的有很多,其实他并不认识,但只要有病人,他就亲手施治,不收诊费。他的名声越传越远。病人里工农兵学商都有。80年代,一些国家干部也来了,最多病人的晚上,南柳胡同里来了20辆小卧车,把胡同的通道都堵住了。 在贺老的弟子谢新才等编著的《贺普仁》一书里(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07年11月版,P18),对贺家义诊有这样的描写:在老贺家,贺大夫的朋友上门求医,小贺大夫不敢怠慢,就是老贺大夫从理发馆、洗澡堂带回来的患者,他们也不敢稍有疏忽。贺家附近有位烧锅炉的胖师傅常常牙疼。多少次他挺着大肚子,穿着大裤衩,满身汗,满脸黑,来找贺大夫。扎完针,他吸口气:“咦,不痛了,真灵。”胖师傅高高兴兴地走了,贺家沙发上留下了一片黑印。洗沙发套的任务,自然是他们小贺的。 贺大夫不允许对上门求医患者失信,对贺家街坊邻里的轻慢,他贺家也是不允许的。1975年,贺家买了一台9英寸黑白电视机,街坊邻里的,常到贺家看电视。天暖以后,一到晚上,贺大夫就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,供大家观赏。一天晚上,来的病人多,看电视的人也多,里里外外,黑压压一片。小贺从外边回来了,一股无名火,几句粗声话,把看电视的人撅走了。贺大夫发现人突然少了很多,问家里人:今儿是咋回事儿?小贺说,是他把人给轰走的。父亲没批评他,说道:“去挨门挨户把走了的观众给请回来。” 七个孩子七根针 贺家的义诊,治好过多少人,已经无法计算。除了家庭义诊,贺普仁每年还领着孩子,回到缺医少药的家乡——河北省涞水县举行跨村跨乡的义诊。 贺普仁的7个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。父亲的言传身教,对病人的同情和关怀,感染了他们,结果“7个孩子7根针”:个个都爱中医,都成了针灸好手。长女贺书元,大学念的是西医,出国回来,转向了中医,也做针灸。长子贺林,如今在北京草桥开了一家“北京贺氏三通中医专科门诊部”,门庭若市,应接不暇。二子贺喜,退休后在北京郊区一家四合院式的高级度假村里工作,度假村有中医门诊。我们采访的那一天,他在东厢房诊室与西厢房诊室之间几十米空地来回穿梭,两边都有若干病人躺着等他施针、留针、运针。三子贺信,退休后在自己家里帮人诊病,针药并用。小女贺畅也会针灸,退休后专门整理父亲的著述。四子贺明,在科威特做针灸。五子贺伟,在日本做针灸。贺家第三代,贺林之女、贺信之女都从事针灸。 贺家的小字辈对始自童年的家庭义诊充满感情,他们说:“义诊是我们的摇篮,我们是从那儿起步从医的。” 贺普仁虽长年举义诊,却不愿为此沽名钓誉。有一年春节,有人往他家大门上贴了一副大红对联:真功知吉祥,善门度众生。横批:功德无量。 贺普仁回家时看到,把小贺们叫到跟前:“谁贴的?把对联给我取下来!治病救人是大夫的职责。你们千万别叫路人产生误会,以为是咱自家人贴上去的。”小贺们便跑到门口去揭对联,正在这时,邻居看到了,过来拦住小贺们:“你们不能撕,这副对联不过分。” 贺氏家庭养生法 1.转睛功 “文革”时期,贺普仁作为“针灸外交”的使者,曾经参与国际医疗队,到西非工作了一年多时间。西非缺医少药,贺普仁是医疗队里的唯一中医,曾创下一天为260人治病的纪录。回国后,他发现自己视力下降,最严重时,看不清徒弟递过来的针,要靠手指触摸。他知道,这是“援非”的后遗症。 为了自救,他练起了中医传统的转睛功:双目微闭,全身放松,顺时针转动眼球36次,再逆时针转动36次。长期坚持锻炼,不仅对白内障有疗效,对老花眼、近视眼都有治疗和预防作用。如果闭眼转睛不便,也可以睁眼转睛。 “这种功法使局部的经络通畅,气血运行加快,有些废物随时随地就吸收了,这样白内障就形成不起来。”他说。 结果转睛功让他获益非凡,他到现在都不用戴老花镜。2010年,他还在央视一个节目里,表演了穿针引线! 2.叩齿功 贺普仁今年87岁,一口洁白的牙齿全部保持完好,可以吃硬饭,还能嚼豆子,他的秘诀是常年叩齿——空口咬牙。民间俗语说:“晨起叩天钟,睡前鸣天鼓”。“叩天钟”,指的就是叩齿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《引书》中就有叩齿功的记载,以后历代的医学书籍中都列有此法。方法其实很简单,每天早晚起床睡觉前叩齿36下,同时将产生的口水咽下,每天坚持下来。肾中精气亏虚,髓乏化源,牙齿才失于调理。叩齿不仅可以治标,防治牙病,还可以治本,固齿健齿,对肾脏亦有一定保健作用,可以预防腰痛、颈椎痛和耳聋目肿等肾经疾病。 3.擦耳功 人年龄大了,肾气衰了,难免会耳聋眼花,可是贺普仁已是耄耋之年,却耳不聋眼不花。他在空旷的屋子也能辨出很小的声音,根本不用助听器。贺普仁有一种防止耳聋的简易方法:每天用食指和中指,按擦双耳的耳门、听宫、听会、颅息、瘛脉、翳风穴位,上下按擦,每天50次。此法对防治耳疾、耳聋都有良好的效果。 4.搓鼻功 贺普仁为我们介绍了一个常用的鼻子保健法。用双手食指夹住鼻根两侧,上下擦拭,擦摩鼻翼15—20次。这运动不仅能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,还有利于正常分泌鼻黏液。搓鼻功既可增加鼻黏膜的抗病能力,预防感冒和鼻炎,又能使鼻腔湿润,保持黏膜正常。在冬春季,能有效地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,减少咳嗽之类的疾病发生,增强耐寒能力。

文章TAG:贺氏针灸三通专科门诊贺氏  针灸  三通  
下一篇